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林嘉奇-
2. 香港人權法案。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英語: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是一條美國聯邦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制裁負責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及香港官員,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每年進行一次審查,以確定香港政治地位的變化是否有理由改變美國和香港之間獨特的貿易關係。--維基百科
This is your Sidebar, which you can edit like any other page in your workspace.
This Sidebar appears everywhere on your workspace. Add to it whatever you like -- a navigation section, a link to your favorite web sites, or anything else.
Comments (4)
lamkaki855@... said
at 9:20 pm on Dec 19, 2019
林嘉奇-
2. 香港人權法案。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英語: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是一條美國聯邦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制裁負責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及香港官員,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每年進行一次審查,以確定香港政治地位的變化是否有理由改變美國和香港之間獨特的貿易關係。--維基百科
個人見解:該法案自2014年11月提出至2019年9月提交國會表決期間經歷五次修訂,這是由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提出的法案,直到2019的反送中活動,在香港人的爭取中終於落成。該法案主要是針對中共對香港的人權自由打壓做出行動。
該法案最令人期待的是,其中有提到香港的政改進程,希望確保相關選民可以有權利透過普選選出行政長官以及所有的立法會議員,香港選民可以“自由和公平地提名及投票”。若果香港能有一個屬於香港人自己的政府,這樣在之後的政策上將會有大幅度的改變,相信可以進一步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
可是同一時間,我們可以看到該條例用的是“希望”而非“保證”,因此在中國的阻撓下,香港人權法案能否有效的實施,仍需要靜觀其變。
lamkaki855@... said
at 9:20 pm on Dec 19, 2019
林嘉奇--
1. 美國量化寬鬆計劃(quantitative easing)。
QE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以美國而言,主要是透過購買美國公債、政府機構債和抵押債券的過程來增加貨幣供給,刺激信貸和經濟復甦。--維基百科
個人見解:量化寬鬆計劃在美國運用是能夠起到恢復和急救的效果,那是因為美國經濟畢竟擁有結構性的優勢,2008年的金融海嘯並未摧毀美國的復甦能力,因此採用QE救急之後能夠得到恢復。但是,日本和歐洲各國本身存在結構性的問題,並不適合長期運用QE救市,原因在於經濟結構性的問題上。所以後來安倍晉三使用QE計劃是失敗的。
Huang0315 said
at 10:34 pm on Jan 9, 2020
台文109 黃茂善
在眾議院、參議院皆順利通過,且川普簽署於十一月簽署的香港人權法案,這確實對香港有一定的保障,也可以視為美國目前在貿易戰中對於中國的制裁。如前面同學所提及的,仍需要靜觀其變,但我認為這個法案不僅有實質意義,同時他的象徵意義對於香港政府親中派與建制派有一定的嚇阻效果,這會反映於他們對目前香港抗爭者所採取的手段,應會較為柔和。
johnauhinchoi@... said
at 1:02 am on Jan 15, 2020
華語109 歐顯才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一項美國聯邦法律,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制裁負責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及香港官員,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每年進行一次審查,以確定香港政治地位的變化是否有理由改變美國和香港之間獨特的貿易關係。
法案早喺2017年正式提出,到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之後,民主共和兩黨國會議員同意盡快審議個法案,結果喺同年9月25號,獲得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嘅外交委員會分別通過。眾議院全體率先喺美東時間10月15號以口頭表決方式一致通過該法案,提交至參議院審議。11月19號(香港時間11月20號朝早),法案正式通過,一日後眾議院亦通過參議院版本。總統當勞侵喺2019年11月27號簽署法案,成為法例。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